离婚协议约定财产一般是有效的。只要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且签订时双方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该约定通常就受法律保护。但如果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当事人可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撤销。
一、离婚协议约定财产有效吗
离婚协议约定财产通常是有效的。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只要离婚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并且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该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的约定就是有效的。
1、真实意思表示
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必须是自愿且对协议内容有充分的理解。例如,夫妻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共同财产的分割达成一致意见,明确各自应得的财产份额,这种情况下的约定就是有效的。
2、不违反法律规定
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比如,不能约定将非法所得的财产进行分割,或者以逃避债务为目的而不合理地分配财产。如果违反这些规定,该约定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3、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签订协议的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一方在签订协议时处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状态,那么该协议可能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离婚协议约定财产有效但被撤销的情形
即便离婚协议约定财产有效,在某些情形下也可能被撤销。
1、欺诈情形
如果一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另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协议,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该协议。例如,一方隐瞒了自己名下还有其他大额财产的情况,使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了财产分割,受欺诈方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欺诈行为之日起一年内请求法院撤销该财产约定。
2、胁迫情形
若一方以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另一方签订离婚协议,该协议也可能被撤销。比如,一方威胁另一方如果不按照其要求分割财产,就伤害其家人,另一方在这种胁迫下签订的协议,受胁迫方可以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请求法院撤销。
三、离婚协议约定财产有效后如何履行
当离婚协议约定财产有效后,双方应当按照协议履行。
1、主动履行
双方应自觉按照协议的约定,将各自应得的财产进行交接。例如,对于房产,应及时办理过户手续;对于存款,应按照约定进行转账等操作。
2、不履行的救济途径
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法院在审理后,如果认定协议有效,会判决对方按照协议履行。若对方仍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约定财产一般是有效的,但存在被撤销的可能,并且有效后需要双方积极履行。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协议约定不明确、财产情况发生变化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离婚财产约定方面遇到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法临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